CCER重启信号渐明,减排项目中的额外性到底是怎么回事?

2023/06/09 02:06:26

今年以来,CCER重启的声音接踵而来,生态环境部等部门针对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密集发声。3月30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公布《关于公开征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建议的函》,表示为高质量建设好全国统一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生态环境部将建立完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体系,全面提升方法学的科学性、适用性和合理性,并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建议。这意味着,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距离重启又更近一步。

 

CCER项目的开发主要有两大阶段,项目备案阶段和减排量备案阶段。在项目备案阶段,CCER项目能够获得备案的关键就在于论证项目具有额外性,项目额外性的论证也是CCER项目开发的难点所在,因此项目开发者需要了解什么是额外性及如何论证额外性。

一、CCER项目的额外性

 

记得《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中 ,对CCER项目提出了明确的额外性要求。
“认定某种项目活动所产生的减排量相对于基准线是额外的,就要求这种项目活动在没有外来的支持下,存在如财务、技术、融资、风险和人才方面的竞争劣势或障碍因素,靠自身条件难以实现,因而这一项目的减排量在没有 CCER时难以产生。反之,如果某项目活动在没有CCER 情况下能够正常商业运行,那么它自己就成为基准线的组成部分,相对这一基准线无减排量可言,也就无减排量的额外性可言。”

 

举个例子:

 

比如有一个养殖企业计划实施减排项目,达到减少养殖过程中所排放的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如果该企业仅仅是依靠已有的生产技术和设备进行改良,那么实现减排目标会面临很大的困难,因为传统的养殖方式存在着很大的碳排放问题,要想实现减排目标就需要采用一系列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如热能回收、生物质气化等技术,以及高效低碳的饲料等手段。

 

这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和应用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管理成本,同时也需要投入长时间的技术研发和试验,因此企业很难通过现有条件来实现减排目标。但是,如果企业能够获得CCER项目的支持,那么可以获得财政激励和其他的优惠政策,通过外部资源的整合,这些障碍因素就可以逐步得到克服,使得减排目标可以得以实现。因此,在该企业中,这种减排项目及其减排量在没有外来的CCER项目支持情况下具备了“额外性”。

 

 

二、如何论证减排项目的额外性?

 

当前CCER项目的额外性论证大多还是使用2001年第七次缔约方会议上各缔约方执行理事会制定并颁布的《额外性论证和评价工具方法》(Methodological tool: Tool for the Demonstration and Assessment of Additionality),由此来确认项目是否具备额外性。

从上述框架中可以看出,一个完整的额外性论证过程包括判断是否是首个同类项目、确定项目活动的替代方案、投资分析、障碍分析和普遍性分析。其中,投资分析障碍分析是额外性论证中的重点环节。

 

1.首个同类项目一般是指新开发方法学所依托的项目。如果是首个同类项目,则在论证过程中不用进行普遍性分析。

 

2.替代方案是指在制度、法律、政策以及项目实施区域上是可行的,且与拟议项目具备相当产能的其他方案。

 

3.投资分析障碍分析是额外性论证中的重点环节,同时两者是可选择的,如果其中一项可以对额外性“一锤定音”,另一项分析可省略。

 

投资分析

判断拟定项目是否具有投资额外性的逻辑是,没有CCER的支持,资本不会青睐排放量低但经济或财务上不具备吸引力或可行性的拟定项目,而会选择排放量高但经济效益更好的替代方案。只有在CCER支持下,资本才会选择拟定项目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因此,投资分析的目的是评估在没有CCER项目收益情况下,拟议项目活动在经济或财务上不具备吸引力或可行性。

 

《论证方法》规定了投资分析的3种分析分别是简单成本分析法、投资比较分析法和基准线分析法

 

简单成本分析法指如果拟定项目不产生任何收入,即在经济或财务上不可行,则可采用。项目开发者只需要证明该项目成本大于收益,就可以认定项目具有额外性。

 

投资比较分析法是指分别计算和比较拟定项目和替代方案的内部收益率(IRR)或者净现值(NPV),如果替代方案指标数据更高,说明拟定项目在经济上或财务上不具备吸引力,则可以认定项目具有额外性。

 

基准线分析法是目前最为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它是指通过计算拟定项目的IRR或NPV,并与基准线数据指标进行比较,如果拟议项目指标数据更低,则同样可以说明拟定项目在经济上或财务上不具备吸引力,即项目具有额外性。一般可用作基准线指标的有国债利率外加适当的风险溢价、预估的资本回报率、公司通常所要求的回报率、政府批准的用于制定投资决策的基本指标和其他指标等。

 

障碍分析

如果投资分析足以证明CDM项目具有经济或财务上的额外性,则可跳过该步骤,直接进行普遍性分析。反之,则需进行障碍分析来证明没有CCER项目的支持下,拟定项目的实施存在某些障碍。这里的障碍包括技术、资金和政策等方面的障碍。比如说,技术障碍可理解为没有CCER项目的支持下,拟定项目实施区域没有先进的环境友好技术或者不能提供技术运维的培训,因此阻碍了该项目活动的运营和管理。

 

4.普遍性分析则是说明类型项目与该拟定项目的本质区别,也就是说,项目开发者需要给出为什么类似项目在没有CCER支持下就可以实施,而拟议项目必须要在CCER支持下才能实施的理由。

 

项目额外性的论证即是CCER项目开发的难点,也是CCER项目开发的重点。一个完整的额外性论证过程包括判断是否是首个同类项目、识别可替代的项目活动、障碍分析、投资分析和普遍性分析。其中,障碍分析和投资分析是额外性论证中的重点环节。在论证的过程中也要判断项目的环境额外性,确保项目的实质性减排。

 

 

 

CCER“额外性”十分重要

 

CCER在实现“双碳”目标中能起到推动作用,但由于交易量小、个别项目不够规范等原因,CCER市场在2017年被关停。有专家表示,重启CCER市场,不仅可以对强制性碳交易市场形成有益补充,还有利于最大范围调动全社会力量减排。

 

额外性,是CCER方法学的支柱。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境内减排项目因缺少“额外性”无法通过相关碳信用标准的核查,从而无法获得碳信用签发。

 

比如今年2月,国际非营利组织Verra暂停了水稻种植用水管理的项目的碳信用开发。该方法学通过管理、调整水稻种植用水,从而减少水稻中有机物的厌氧分解,最终减少甲烷排放量的项目。

 

Verra表示,除了这一方法学将特定项目归类为小规模,从而使得这些项目无需使用通常使用的额外性工具进行分析之外,这类项目可能未达到对政策额外性要求,对项目监测数据质量的疑问。

 

CCER也一样,开发出来的减排量是相对于基准线的减少排放量,项目本身就必须是具有额外性的,这样产生的减排量才是符合规则的,有价值的,可交易的。

 

而项目应该选择哪种基准线?选择基准线后应该怎么去计算减排量?这些需要有明确的、统一的指导,才能保证对应的减排计算的准确性与一致性。

 

通过方法学的编制,将为CCER重启扫清技术障碍。

 

北京师范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认为,CCER重启是双碳背景下加速企业自主减排,推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要项目减排的必然选择,不仅可以对强制性碳交易市场形成有益补充,而且可以促进形成碳交易市场双规推进,形成刚性规则与柔性机制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的市场体系。有利于最大范围地调动全社会力量减排,更加有效地参与全球气候变化应对。

 

延伸阅读:

 

从基线和额外性论证审视CCER体系构架

 在CDM清洁发展机制中,基准线和额外性是项目合格性问题的两个互为依存的属性。
  基准线是指为了提供与CDM项目同样的服务,在没有该项目的情景下将出现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额外性是指没有CDM因素时,项目由于某些困难或者障碍不会实施,其所产生的减排量因而也不会发生。《京都议定书》对CDM项目的基本要求: 产生真实、长期和可测量的温室气体减排效益和项目所产生的减排效益必须是额外的。
  一、基准线情景的确定
  根据所使用的已批准的方法学的要求进行;以透明的和保守的方式进行,包括方法、假设条件、方法学、参数、数据源、关键因素的选择,并考虑不确定性;根据具体项目确定;考虑到相关的国家和/或部门政策和情况,如部门改革行动、当地燃料供应情况、动力部门扩展计划和项目部门的经济形势确定。
 项目目减排效益的额外性问题是 CDM 方法学的又一个核心问题, 涉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CDM 项目减排额转让交易时的全球环境效益完整性。
  额外性含义:CDM项目活动所产生的减排量相对于基准线是额外的, 即这种项目活动在没有外来的CDM支持下, 存在诸如财务、技术、融资、风险和人才方面的竞争劣势和/或障碍因素, 靠国内条件难以实现, 因而该项目的减排量在没有CDM时就难以产生。反言之, 如果某项目活动在没有CDM的情况下能够正常商业运行, 那么它自己就成为基准线的组成部分, 那么相对该基准线就无减排量可言, 也无减排量的额外性可言。

  额外性另一种表述:如果CDM项目活动能够将其排放量降到低于基准线情景的排放水平, 并且证明自己不属于基准线, 则该减排量就是额外的。所以额外性和基准线是CDM项目合格性问题的两个互为依存的属性。

  二、额外性论证的方式

  严格根据方法学的要求进行,具体的论证方式多种多样,方法学给出的特定步骤和方式

  第1步:识别符合现行法律法规要求的本项目活动的替代方案

  1a:识别项目的替代方案:不注册为CDM项目的本项目活动;其他所有可能的提供类似服务的方案;继续现状(如果项目活动包括几种不同的设施、技术、服务和产出,应本别识别针对每一种的替代方案;以及可能的组合)

  1b:分析是否符合现有的强制性法律法规的要求

  •现有法律法规的具体实施情况

  •是否是唯一符合强制性法律法规要求的方案

  第2步:投资分析:是否在不考虑CER收益时,本项目活动的经济性至少比步骤1中识别的一个替代方案差

  2a:确定分析方法:

  简单成本分析:项目除了CDM收益之外没有其他经济收益、投资比较分析、基准分析

  2b:简单成本分析/投资比较分析/基准分析IRR、NPV、成本效益比率、单位生产成本

  2c:计算和比较财务指标:在PDD中列出所有用到的假设,使分析结果可以复制所有数据来源等应该明确给出,便于DOE核查

  2d:敏感性分析

  第2步:投资分析

  •所有关键参数需要有明确的出处,如果与可研等不一致,给出理由和证据;

  •不考虑出售CERs可能获得的收益;

  •所用的基准参数需要给出出处和证据;

  •合适的项目经济指标:如果NPV/IRR 太低,即使考虑了CERs的收入,项目仍然不会被考虑;如果NPV/IRR太高,将难以解释投资障碍。

  第3步: 障碍分析

  3a:识别CDM项目面临的障碍。融资障碍:没有CDM,无法获得贷款。技术障碍:项目所采取新技术在性能方面有不确定性或市场份额小;其他障碍:存在如机构体制障碍,缺乏吸收新技术的信息、管理人才资源、组织能力、财源或能力等,致使本项目难以实施;识别最相关的障碍;提供透明的第三方证据。

  3b:说明该障碍不会阻碍至少一个别的选择:CDM项目的收益如何有助于克服相关障碍;效益和激励:温室气体减排、财务收入、吸引新的投资者、减小通货膨胀或者汇率风险等

  第4步:常规实践分析

  4a:分析其他类似项目活动:地区,技术,规模,法律、投资、技术、融资环境等

  4b:分析本项目与类似项目的实质性不同:新的障碍、激励政策的终结等。如果CDM不能帮助项目克服相关的障碍,则项目不是额外的投资分析和障碍分析的关系

  三、潜在项目的识别

  参考已经批准的方法学和正在审查中的方法学“照方抓药”

  考虑项目所处阶段和开发难度:决策前考虑了CDM因素以及相关的障碍和困难;证据

  项目业主的选择:良好信誉和必要配合

  已经批准方法学的修改、澄清等:难易程度和潜在收益

  四、CCER框架设计建议

  CCER框架是基于CDM框架基础上搭建的,并做了部分增加或者修改,从结果看,我们审视一下CCER体系的内涵要义得失。

  从积极意义看,我们沿用了这样的体系来引导国内项目的减排规范,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激发了国内的投资热情。

  从消极意义看,CCER监管体系忽视了减排项目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导致很多项目表面文章做得很多,而没有真正从实处抓到重点。

  因此CCER如果重新启动,必须在基线和额外性重点研究,在可持续发展上重点审视,这样才能包括推动我们社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王军纯)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CCER)项目方法学

 

相对于配额交易市场,温室气体自愿减排(CCER)交易市场由于其灵活的机制、广泛的参与度,一直广受关注。CCER项目的开发离不开方法学,由于方法学本身是开源的,因此“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对于方法学的理解”,理解、应用甚至开发方法学,就必须抓住方法学的核心。


方法学的二八现象

 

所谓方法学,其实就是证明项目符合自愿减排的相关规则以及获取减排量的可选用的方法。CCER项目现有202个方法学,被分为了15大类:即能源产业、能源分配、能源需求、制造业、化学工业、建筑、交通运输、采矿/矿产品生产、金属生产、燃料逸出性排放、卤烃与六氟化硫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逸出性排放、溶剂的使用、废物处理及处置、林业、农业。按项目规模,方法学分为了大方法学和小方法学。在实战中,不到20%的方法学贡献了80%以上项目数量和减排量,而剩余80%以上的方法学仅贡献了不到20%的项目数量和减排量。
 

要想开发方法学就既需要懂减排方法学的基本的原理和逻辑,又要对相关的行业有深入的理解。哪怕是熟练使用一类方法学,也是需要学习减排基本原理和行业的基本知识。可以把15大类的方法学看作少林七十二绝技,能熟练掌握1类可以立足江湖,能熟练掌握3类以上就实属难得了,熟练掌握所有15大类的人压根不存在。很多在行业内从事很多年的专业人士们,能接触到3类以上减排项目的人也算是屈指可数了。


方法学组成的五大要点

 

方法学的组成中包括了:适用条件、基准线情景、额外性论证、减排量计算、监测等五大要点。

适用条件。方法学的适用范围,这就是框定了项目的细分类别,只有满足了方法学的所有适用条件,才能使用该方法学。比如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的适用性就包括了此前的无林地、不属于湿地有机土等。

减排量计算。减排量等于基准线排放减项目排放减泄漏。基准线排放,顾名思义,就是项目基准线情景下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项目排放,是项目本身的排放。泄漏则是项目引起的边界外排放的增加。

基准线情景。由于减排量是相对于基准线情景减少的排放量,因此基准线情景非常的重要。基准线情景可以是“0”方案下可能产生的情景,或者是可替代的方案;也可能是法律强制要求的情景,比如强制淘汰等。

监测。所有的方法学必须包含监测方法学,通过实测的方法监测出基准线排放、项目排放、泄漏等,以便计算出减排量。监测方法可以通过计量表、抽样、以及其他的真实可靠的计量方法。

额外性论证。大部分的方法学中都必须包括额外性论证。它也是——

方法学的一个灵魂

 

额外性是CCER方法学的灵魂,同时也几乎是所有减排项目的灵魂。所谓的额外性,就是缺少减排额外的支持,项目本身就无法实施。在缺少碳交易支持的前提下,存在具体财务效益指标、融资渠道、技术风险、市场普及和资源条件方面的障碍因素,靠项目自身的条件无法实施。由于CCER减排量本身就是相对于基准线的减少排放量,项目本身就必须是具有额外性的,这样产生的减排量才是符合规则的,有价值的,可交易的。
 

工具与指南

 

在方法学中,尤其是方法学几大组成部分中,还需要用到一些工具与指南,比如额外性论证与评价工具、基准线情景识别与额外性证明联合工具、化石能源消耗中项目排放与泄露工具、额外性工具使用指南、基准线确定方法指南、抽样指南、投资分析评价指南、小项目指南等几十个工具与指南,用以辅助基准线情景识别、额外性论证、减排量计算等。

 

当然,这些基本常识只是CCER方法学中的皮毛。仅就方法学本身,就可以写成厚厚的一本书。如果大家感兴趣,我也会陆续分享一些我对于CCER项目开发以及方法学应用方面的经验。

 

 

 

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 2023-06-09 14:25 发表于北京